中考考生参加首场考试时 须提供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中考考生参加首场考试时 须提供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6月11日起至考试结束,中考考生及共同居住人不离开中考报名所在地
9日下午,考生考试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重要提示:今年福建省所有中考考生在参加首场考试时,参加须提供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首场时须考生必须在6月11日前回到中考报名所在地,提供且从6月11日起至考试结束,核酸考生及共同居住人须最大限度减少流动,检测不离开中考报名所在地。阴性考生应于6月24日根据考点安排,报告错峰、中考有序熟悉考场,考生考试并参加外语听力试听。参加
2022年我省中考将于6月25日至27日举行。首场时须此次考试是提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组织实施的,为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核酸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考试安全有序平稳实施,省教育考试院9日专门发出重要提示。
省教育考试院规定,所有考生须提前实名申领“福建健康码”(或由监护人代为申领),查询确认考生“福建健康码”为绿码、考生共同居住人“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为绿色状态。如有异常,应尽快核实并主动报告就读学校或报名所在地县级招生考试机构,以免影响考生参加考试。所有考生在参加首场考试时,须提供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电子版和纸质版均可,九年级在23日8:30以后做核酸检测,八年级在25日15:00以后做核酸检测,要留足核酸检测出结果时间)。
考生要及时查阅并遵照现居住地和报名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并于6月11日前回到中考报名所在地。从6月11日起至考试结束,考生及共同居住人须最大限度减少流动,不离开中考报名所在地,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以及人群流动性较大的场所聚集。考生在平时出行中,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须做好个人防护,坚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并做好手卫生。
考生应做好个人健康状况监测,每日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若身体出现异常,须及时就医并第一时间向就读学校或报名所在地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报告。因就医等原因造成福建健康码为非绿码的,应及时按当地健康码赋码转码规则转为绿码,以便能正常参加考试。
考生还应自觉配合就读学校、考点、当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做好健康监测和防疫检测。不得隐瞒或谎报旅居史、接触史、健康状况等疫情防控重点信息,在考试疫情防控中要配合工作人员进行防疫检测、询问、排查。
考生在领取《准考证》时,应同时提交《福建省教育考试考生健康申明卡及安全考试承诺书》和《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接受“福建健康码”(考生本人)、“通信大数据行程卡”(考生共同居住人)核验。
考试疫情防控措施将根据疫情变化适时调整,请考生关注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及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主动了解考点及考点所在地疫情防控最新要求。(泉州晚报记者 赖劲松)
(责任编辑:时尚)
-
玻璃有多种类型,在各个行业都发挥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日常接触的除了用来制作门窗的中空玻璃、夹层玻璃以外,还有许多用于制作艺术装饰品的种类,例如热熔玻璃、压花玻璃等。这些玻璃制品各具特色,能 ...[详细]
-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现场。南方周末记者 罗欢欢 图2025年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深入介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下称《指引》)。国家 ...[详细]
-
依法治理让老年代步车不再“任性” 编辑:汤晓雪 来源:光明日报 ...[详细]
-
吴声栋开着农用拖拉机松土近日,记者在晋江安海镇人力资源市场四楼“创业驿站”见到了吴声栋。如果不是有人介绍,很难相信这位皮肤黝黑、正在拖地的小伙,就是返乡创业的复旦大学博士。&l ...[详细]
-
潜江新闻网讯记者 曾俊伟)9月28日,位于白鹭湖管理区的潜江市鑫坤燃气有限公司鑫坤燃气暨钢瓶检测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据了解,潜江市鑫坤燃气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通过招商引资落户白鹭湖管理区,企业经 ...[详细]
-
本报讯 记者林铭珊)12日,全市小作坊小加工厂安全隐患排查处置专项工作视频会召开,通报全市小作坊小加工厂安全隐患整治情况、消防安全隐患“回头看”情况,听取各县市、区)整治工作汇 ...[详细]
-
2025年1月11日,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西湖区南浦街道办事处发布“情况通报”,再次通报“李某雪事件”情况。通报称,1月4日,江西省荣军优抚医院专家组形成最终诊断及评估结论:李某雪患强迫性障碍,特定 ...[详细]
-
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公共文化服务将更显公益性为了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日前联合 ...[详细]
-
衡中高考家长大军缩影:有母亲陪考三天,老父亲盼女儿考军校 编辑:汤晓雪 ...[详细]
-
周口博爱医院常态化为民义诊活动本期走进淮阳县发布时间:2017-06-12 17:54 来源:豫都网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摘要]为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结 ...[详细]